申请澳洲留学时,很多人盯着QS、THE这些排名选校,甚至非前50、非八大不申。但光看排名选校,很容易忽略地理位置、专业实力这些更影响留学体验和未来发展的因素,最后可能面临找工作难、学的专业不适合自己等问题。
©包图网
一、只看排名选校,容易踩这三个坑
(一)坑1:排名高≠好找工作
全球大学排名主要看学术声誉、论文引用这些,跟企业招人看重的实践能力、本地资源完全两回事。比如墨尔本大学QS排37(2025年),文科名气大,但本地传媒行业更认排90的RMIT——因为RMIT跟澳洲广播公司、当地报社合作多,传媒毕业生就业率比墨尔本大学还高12%。还有阿德莱德大学(八大),计算机排名比悉尼科技大学(UTS)高,但悉尼是科技产业核心,有微软、亚马逊澳洲总部,UTS学生平均能拿到3个实习offer,阿德莱德大学学生才1.8个。
(二)坑2:排名高≠专业强
有些综合排名靠前的学校,某类专业其实很一般。比如澳洲国立大学(ANU)综合排澳洲第一(2025年QS第24),但商科里的金融科技方向2020年才开,课程还不成熟;而排45的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金融科技专业跟澳洲证券交易所合作,教的都是实用技能,实力比ANU强多了。还有很多非八大院校,细分专业比八大厉害:弗林德斯大学(非八大)的护理专业,跟南澳12家公立医院合作,毕业生当注册护士的通过率98%,比八大的莫纳什大学(92%)还高;悉尼科技大学(UTS)的工业设计连续5年澳洲第一,毕业生能进苹果、宝马澳洲设计中心,而综合排名更高的悉尼大学设计专业,因为侧重理论,行业反而不太认。
(三)坑3:排名高≠生活舒服、花钱少
悉尼、墨尔本的八大,比如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周边生活成本特别高。悉尼大学学生一年生活费约3.5万澳元(合人民币16万),而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大学(也是八大),同样生活标准一年只要2.8万澳元(合13万),4年本科能省12万人民币。另外,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喜欢安静环境的人,硬要选悉尼、墨尔本这些热闹城市,可能被喧嚣、通勤折腾得没法专心学习;而选塔斯马尼亚大学(非八大,QS排303),周边有国家公园、海滩,生活节奏慢,反而更适合学习。
二、地理位置:找工作、生活、移民都靠它
(一)选对城市,找工作更方便
澳洲不同城市产业不一样,选校要跟目标行业匹配:
想做金融、IT、传媒,选悉尼——这里有澳洲联邦银行、谷歌澳洲总部,本地学校(如UNSW、UTS)跟这些企业合作多,实习机会多;
想做教育、护理、设计,选墨尔本——墨尔本大学、RMIT跟当地教育部门、大医院、设计协会合作,实习岗位充足;
想做能源、农业、旅游,选布里斯班或珀斯——昆士兰大学(布里斯班)的石油工程跟壳牌合作,西澳大学(珀斯)的农业科学跟澳洲农业部门合作,毕业容易进相关行业。
而且在当地上学,更容易积累人脉。比如阿德莱德的南澳大学(非八大),工程学生参与本地机场扩建项目,能直接接触行业工程师,就业前景好。
(二)城市不同,生活成本差很多
悉尼、墨尔本校外合租,每周租金250-400澳元;布里斯班、阿德莱德只要200-300澳元;塔斯马尼亚这些偏远地区更便宜,150-250澳元就够了,4年本科能省2-3万澳元(合9.4-14万人民币)。日常消费也差不少:悉尼一杯咖啡5澳元,布里斯班4澳元;悉尼交通月票200澳元,珀斯150澳元,二线城市一年能省5000-8000澳元(合2.3-3.8万人民币)。
(三)偏远地区上学,移民更有优势
澳洲偏远地区(如南澳、塔斯马尼亚、北领地)的学校,毕业生移民能加分(15-25分),还有州担保政策。比如南澳、塔州的毕业生,学护理、工程这些专业,申请190州担保移民,打分要求比悉尼、墨尔本低10-15分;北领地、堪培拉的毕业生,能申请491签证,住满3年就能转永居。就算学校排名不高,靠移民政策也能更容易留在澳洲。
三、专业实力:学什么比去哪学更关键
(一)怎么判断专业强不强?看三点
课程实用不实用:比如学护理,要看课程有没有2000小时临床实习(澳洲护理认证要求);学工程,要看有没有工程师协会(EA)认证,有没有企业实习模块。RMIT的机械工程有6个月企业实习,学生能进丰田、福特工厂;而有些综合排名高的学校,机械工程实习才2个月,实践机会少。
老师有没有行业经验:悉尼科技大学(UTS)的人工智能专业,老师多来自谷歌DeepMind、澳洲国家科学局,还能让学生进AI实验室做项目;有些排名高的学校,老师只搞学术,没实际行业经验,教的内容跟前沿技术脱节。
有没有行业认证:学会计、金融,要看课程能不能考CPA(注册会计师);学法律,要看课程受不受澳洲法律执业委员会认证,不然毕业没法当律师。
(二)专业强,找工作、涨工资更有优势
专业实力强的学校,毕业生更容易进对口行业。比如莫纳什大学的药学专业(QS排12),跟辉瑞、罗氏这些药企合作多,90%的毕业生能进医药核心岗位;而有些排名高但药学弱的学校,只有65%的毕业生能进对口行业,剩下的只能做医药销售。薪资也差不少:新南威尔士大学(工程QS排27)的土木工程毕业生,起薪7.2万澳元/年;而某八大院校的土木工程毕业生,起薪才6.5万澳元/年,5年内当上项目主管的比例还低18%。
四、科学选校三步走,不踩坑
(一)第一步: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想找好工作:优先选目标行业集中城市的强专业学校(比如想做金融选悉尼UNSW商科);
想移民:优先选偏远地区的移民紧缺专业(比如护理、工程);
想读博搞学术:再优先选综合排名高、科研强的学校(如ANU、墨尔本大学)。
(二)第二步:综合评估,排优先级
先排除不符合需求的:想移民就别选悉尼、墨尔本;想在金融行业发展就别选偏远地区。然后排序:找工作、移民把“地理位置、专业实力”放前面;搞学术把“综合排名、科研实力”放前面。比如想留澳当护士,选“南澳(偏远地区)+弗林德斯大学(护理强)”,比选“悉尼八大+护理弱”的组合好得多。
(三)第三步:查清楚信息,别被忽悠
去澳洲教育部官网查学校资质,去专业认证机构(如护理的NMBA、工程的EA)查课程认不认可;
找在校生或校友问问,了解真实的课程体验、就业情况;
看澳洲毕业生就业委员会的报告,了解各学校各专业的就业率、起薪。
澳洲留学选校不是比排名,而是看“合不合适”。光盯着排名,可能选到“高排名但不适合自己”的学校,浪费时间和钱。正确的做法是:先想清楚自己要找好工作、移民还是搞学术,再重点看地理位置有没有资源、专业实力够不够强,最后结合排名做决定。这样才能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校,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
*内容整合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