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们曾经为大家报道过,香港大学一位内地学生接到内地某大型电信商职员的电话,告知该学生的个人信息被盗用,牵涉到一起洗黑钱的案件中。随后该学生被骗取920万港元。
©包图网
无独有偶,近日香港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7月10日接获一起求助案件,案件涉及一名“港漂”学生,报称在今年4月收到“内地官员”的电话,随后听信其言论,并分多次转账给对方,等其醒悟被骗后,累计被骗取的金额已达到1000万港元!
据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针对“港漂”学生的诈骗案数量及金额,虽然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涉案金额仍然巨大!今年前5个月,已经接获2574宗电话诈骗案,其中49名受害人是“港漂”学生,相关案件的诈骗金额达到4400万港元!
据香港警方透露,2024年涉及“港漂”学生诈骗案中,有八成受骗人在赴港第一年时已经被骗,甚至有受骗人在未开学时已经落入诈骗案。认为骗徒正式利用受骗人未熟悉香港环境,未能及时接触香港防骗资讯,因此成为目标群体。为此,香港今年已提前做好准备,让“港漂”学生赴港后第一时间接受反诈骗信息。但也不排除学生个人资料经不法渠道泄露。
©包图网
此外,香港警务处处长(俗称“一哥”)周一鸣,向内地来港的学生发公开信,欢迎大家来港就读,并提醒学生和家长提高警惕,注意防骗。
他在公开信中提到,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01
冒充公检法套路
接获自称“内地/香港执法机关”的电话,指控说涉嫌欺诈、洗黑钱,还发来“通缉令”要求转账“保证金”。
两地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透过电话办案。
所有政府机构均不会要求电话转账。
通缉令不会以社交软件传送。
02
网购陷阱要避开
看到“超低价”、“限时折扣”的购物连结时:
付款前检查连结是否官方平台网站。
优先选择面对面交易。
拒绝对个人账户进行大额转账。
03
慎防“刷单返利”骗局
招聘广告标榜“高回报”、“无需学历经验”、“可在家工作”。
以“刷单员”、“下单员”或“点赞员”等作招徕,极可能是骗案。
雇主只留下社交媒体或实时通讯软件的账号作联络,便需加倍留神。
04
警惕冒充客服诈骗
收到自称电讯商或网购平台客服来电,以不同理由要求你付款时:
应在机构指定网页搜寻相关机构的联络电话并核实对方身份。
切勿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密码及一次性密码。
在守网者网站“防骗视伏器”或“防骗视伏App”手机应用程序输入可疑数据,以作查核。
05
投资骗案要小心
声称“内幕消息”、“特殊管道”,承诺保证获利
“零风险”极可能涉及诈骗行为。
提现时如被要求“再付手续费/税金”,请立即停止交易并报警。
06
亲友求助要确认
即使“亲友”来电,只要提到转账,务必亲身或通过视频通话验证身份。
另外,在新闻发布会上,香港入境处也提及学生要小心“黑中介”!有个别“黑中介”利用保证成功为噱头,或故意为不符合签证资格的人士伪造学历,以获取在香港就读或者工作的签证。香港入境处提醒学生切勿误入骗局,如果发现有人使用虚假资料,申请者本人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最高罚款15万港元及监禁14年!
无论在哪个地区/国家求学、生活,都请注意防骗!
想了解更多香港留学、求学咨询?欢迎咨询景鸿留学专业顾问一对一评估!
本文资料综合来源于网络,具体细节请以官方最新公布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