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硕士申请流程长、要求多,遵循“提前12—18个月准备”原则,以2026年秋季入学为例,当前大三学生该规划申请了!
©包图网
一、大三上学期(当年9-12月):稳成绩、定方向、考语言
核心目标:保住本科分数,明确申请院校和专业,启动语言备考,这是申请的“地基”。
(一)学术成绩:守住硬门槛
核心课分数别掉:加拿大硕士一般要均分80%以上(GPA 3.0),顶尖校热门专业(如多大计算机、商科)得85%以上(GPA 3.5)。大三上是专业课集中期,别考低于80分的课;前两年分数低的,这学期多拿高分“拉上去”。
想申研究型硕士?找科研:联系专业课老师,争取进实验室帮忙做课题、写报告,或自己搞个小科研项目(如深化课程论文),这些经历能帮你拿推荐信、写文书。
(二)选院校:初步锁定目标
按“冲、稳、保”选5-10所:结合你本科专业和未来规划,分三档选校:
冲刺:均分要求比你高5%-10%;
匹配:均分要求和你差不多;
保底:均分要求比你低5%。
重点看三点:有没有你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如教育学要不要“教育技术”)、需不需要补修先修课(如申计算机要“数据结构”)、申请截止时间(热门专业多在12月-1月截止)。
查“隐性要求”:有些文科要交“写作样本”,设计类要“作品集”,商科可能要面试,提前记下来,别到时候手忙脚乱。
(三)语言考试:11-12月考第一次
定目标分:多数校要雅思6.5-7.0(单项6.0+)或托福90-100(单项22+),顶尖校热门专业要雅思7.5、托福105+。
每天学2-3小时:薄弱项(如写作、口语)多下功夫,看雅思范文学逻辑,用托福真题练口语;自律差就报个短期班,或用雅思哥、托福TPO这些工具。
(四)GRE/GMAT:12月开始了解
看专业要不要考:商科(MBA、金融)一般要GMAT(650+,顶尖校720+),部分理工科(计算机、电子工程)要GRE(315+,顶尖校325+);文科或部分理工科可选考,分数低的话考个高分能加分。
先看官方指南:了解题型(如GRE数学、GMAT逻辑),明年1-2月再集中刷题,3-4月考第一次。
二、大三下学期(次年1-5月):补经历、写文书、再考语言
核心目标:攒科研/实习经历,写好文书初稿,没考好的语言/标化再考一次。
(一)攒经历:科研/实习二选一
研究型硕士:盯科研:跟进手里的项目,5月前出点成果(如写份研究报告、发篇校级论文);没项目就联系导师,争取远程帮忙做研究。
授课型硕士:找实习:2-4月找和专业相关的实习(金融去银行投行部,计算机去科技公司研发岗),至少做2个月,记好自己做了啥、解决了啥问题,写文书要用。
(二)文书:
个人陈述(PS):800-1000字,说清三点:本科课和申请专业的关系(如“学过机器学习,能帮我申人工智能”)、科研/实习里的贡献(如“用Python优化算法,效率提了20%”)、为啥选这所校这个专业(如“贵校XX教授的研究和我规划契合”)。
简历(CV):1-2页,按“教育-科研/实习-获奖-技能”排序,申计算机就写会哪些编程(Python、Java),申商科就写实习里的成果(如“帮产品营销,销售额涨15%”),别搞花里胡哨的格式。
(三)推荐信:
选2-3个推荐人:优先找专业课老师(尤其是高分课、科研项目的老师),有实习就加个实习上司;研究型硕士最好以学术推荐人为主。
提前沟通:给推荐人看你简历、PS、成绩单,说清9月要交推荐信,问人家人不乐意;同意的话记好他们的官方邮箱,后续申请系统会直接发邀请。
(四)再考语言/标化:3-4月重考
没达标就冲刺:1-2月每天学4小时,3-4月再考一次,5月前拿到理想分。
送分:雅思/托福、GRE/GMAT成绩要通过官方发给学校,提前查好院校代码,别耽误。
三、大三暑假(次年6-8月):改文书、备材料、练申请
核心目标:文书改到终稿,准备好公证材料,熟悉申请系统,研究型硕士联系导师。
(一)文书终稿:多改几轮
按院校改:申冲刺校就突出“和专业多匹配”(如提校里教授的研究),申保底校就说“我的优势能用上贵校资源”(如“贵校实习项目能帮我找工作”)。
找专业人看:让本科导师、留过学的学长或正规文书顾问改2-3轮,别有错别字,逻辑要顺。
(二)材料准备:6-7月弄好
开成绩单:找学校开前三年中英文成绩单,部分校要公证,提前查要求。
扫证明:获奖证书、科研报告、实习证明(要盖章+英文翻译)都扫成PDF,按“姓名+材料名+院校”命名(如“张三_成绩单_多大”),单个文件别超4MB。
办护照:有效期要到入学后6个月以上,没办就赶紧办。
(三)熟悉申请系统:8月模拟填
看申请渠道:多数校在官网直接申,安大略省用OUAC系统,6-7月看官网的操作指南。
提前整理信息:把教育经历、工作经历记下来,模拟填一遍,避免9月开放申请时填错;确认申请费咋付(一般用信用卡),提前开通国际支付。
(四)研究型硕士:6-7月联系导师
发邮件:附简历和研究报告,说清你是谁、做过啥科研、对导师研究的兴趣,每所校联系1-2个导师就行。
8月跟进:导师回复积极就约线上聊(准备好问“硕士要做啥项目”),没回复就1个月后再发一封,别太频繁。
四、大四上学期(次年9-12月):投申请、盯进度
核心目标:按截止时间分批投申请,跟进进度,缺材料及时补。
(一)9-10月:投截止早的校
优先投热门专业:多大计算机、UBC商科这些9月开放、12月截止的,赶紧填系统、传材料、付申请费,别填错信息。
催推荐信:提醒推荐人交,系统能看提交状态,没交就礼貌催一下。
(二)11-12月:投剩余校+跟进
11月投匹配校,12月投保底校:分轮申请的选第一轮,录取概率高。
每周查进度:缺材料就3天内补,超过1个月没消息就发邮件问(如“我X月X日申了XX专业,想问问进度”)。
五、申请建议
别拖延:语言、文书、材料都提前弄,别等截止前赶工。
灵活调整:语言没考好就多挤时间学,别耽误其他事。
心态稳:成绩不理想、文书改不顺都正常,和学长或家人聊聊,别焦虑。
*内容整合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