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双非”学生是指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的学生。虽然现在我们叫“双一流“,但其实以前的985/211还是外国高校的选校标准,因此外国高校还是会优先选择985/211等。
				
				
					原因很简单,我国目前有几百所院校,大部分在世界上并不出名,也没有很好的学校排名可以参考。仅211工程学校就有116所,985工程类39所,孰好孰坏就算国人也并不一定能搞清楚,更何况国外的院校。
				
				
					因此,在教育产业化的国外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处理申请的效率,招生办公室会制定统一的录取标准,便于筛选合格的录取,针对学校如此众多的中国学生来说,211和985就成了重要的参考标准。
			
		
	
	
		
			
			
				
					
						
						
							语言成绩无疑是申请的入门关。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多的时间,制定良好的提高计划,争取把托福雅思分数刷到最高水平。另外,如果想要冲击知名院校,最好不要采用conditional offer策略,这会使你失去竞争优势。
					
				
			
		
	
	
		
			
			
				
					
						
							如果学校并非优势,那么在文书写作申请中可以侧重其他亮点。如果你所在的学校并不是特别出色,那么就以你所学的专业为主。
						
						
							如果专业也不是很突出,还可以突出学校所在的城市,比如中央财经大学,在地理位置较好,可以在大学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商业元素,这个对申请商科很有利。而如果学校是在小城市,则可以说见证了经济差距,想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改变状况。
					
				
			
		
	
	
		
			
			
				
					
						
							双非留学申请者可以从专业平均分,综合平均分,班级、年级、系排名等分别进行罗列。当然不是所有都列举完全,可以举对自己比较有利的数据。如果你的平均分不高,只是因为非相关的科目分数拖后腿,那么在留学申请资料里重点强调专业分数和排名即可。
						
						
							另外,如果你可以针对某些专业的申请,突出你某个专业的成绩,这样效果会更好。若留学申请者的专业分数的确不错,可以找专业老师写推荐信,更具有说服力。
						
					
				
			
		
	
	
		
			
			
				
					
						
							其实每个留学院校对学生都有所偏好,各大留学院校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也要求不尽相同,大家申请时务必要找到个学校的要求和方向,要摸索不同的大学对自身招生的偏好,这对申请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配合想要申请专业,提高自身背景,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参与实习。注意,这不仅仅只是参与到活动其中,更需要在文书中展现自己的贡献以及实力,突出自己的收获。活动经历是加分项,而每个人是具备特色的个体,只有表达清楚自己的闪光点,这样才可以吸引招生官的眼球,从而增大自己录取的机会。
					
				
			
		
	
	
		
			
			
				
					
						
							申请时机也是万分重要。大家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目标院校的申请以及截至时间。同时最好提前准备好申请材料。
						
						
							不少大学的offer是先到先得,择优录取,那具体到某一个专业,招生人数是有限的。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最好抢占先机,否则录取人数已满,假如成绩再优秀,那也没有额外先例了。
					
				
			
		
	
	
		
			
			
				
					
						
							对于院校背景并不好,但又特别中意世界名校的学生,不妨换个思路考虑一些申请难度相对低的专业。比如要申请金融的话,可以申请金融管理或者银行金融这类相关的,或者挑一些新开专业申请难度也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