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服务热线:400-888-4448
从留学申请开始到最终录取,是个庞大复杂的工程,不仅是在考验学生,同时也在考验家长。在重重的压力与焦虑之下,不少家长因爱莫能助和孩子发生一定冲突。那么,在高中留学申请过程中,作为家长,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帮助孩子,又不对他们造成干扰呢?
准留学生父母们,有三件事你们也许知道,但偶尔会忘记:
·尊重孩子,以他们的意愿为主;
·支持他们,适当的起到监督的作用;
·保持耐心而冷静的心态和孩子沟通。
所谓尊重,就是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美国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各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校园文化、历史和学术氛围等,而这些不同特色在几年后会将你的孩子塑造成为不同的形态,因此选择一所和自己孩子特质,兴趣契合的学校非常重要。
家长在这一环节中应该多倾听孩子对于未来学习和发展的期望和规划,适当性的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给予建议,不要主导孩子的决定,要记住,你的孩子才是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在学校度过的主人翁。
但中国家长很容易因为信息不对等,对美国留学这个领域的陌生而在网上收集信息,这些信息来源往往错综复杂,真假难辨,再加上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自己,有些时候具有误导性。因此,你的决定未必更高明。
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参与并且为孩子的申请“神助攻”: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以为真正决定要留学那一年抱抱佛脚就行了,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高中留学申请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申请好的学校需要留意学校的SAT、师资力量、师生比例、课外活动、课程设置、毕业去向等因素,需要家长在刚进入初中时就督促孩子提高自己的成绩和语言能力,努力与想要申请的学校匹配,选校却不要操之过急,以免加重学生的焦虑和学习的压力,一般而言,初一、初二开始选校是比较合适的时间。
美国高中学校的招生官们,不仅看重优异的历史成绩和高标准化成绩,还会在申请人身上寻找与众不同的“发光点”。因此,集思广益,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找到一个能够体现孩子的主动性和毅力的特质,然后在各种申请材料中发展和丰富这一特质。
比如,如果他(她)在写文书时不知道该从何下手,那么你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来开发思路,丰富她的人物形象。如果他(她)对人工智能感兴趣,可以利用暑期带孩子参加编程类的培训课程,或是参加人工智能类的竞赛。
很多家长认为参观学校没必要,好像就是花了钱找一堆人来说服你的孩子应该报考这所学校。
其实不然,通过参观学校,孩子可以从班级大小到学校食堂这些细节真切感受到在这所学校就读的体验,学校到底有哪些特质是他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的,这些能够清楚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择校意愿。另外,结合近几年的申请趋势来看,向学校表达强烈的入读兴趣也是增加录取几率的方式之一,往往那些成绩平平但是主动向学校表达了入读兴趣的学生,能意外地获得招生官的注意,从而打败一大批高标化的竞争者,因为学校非常想要知道申请者是否真的愿意入读还是只是找个备选。
最后,在访校的时候,学生还有机会和学校的录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谈话,这些都能让学生给学校留下深刻的印象。
申请季所需要的材料十分繁杂,学生很有可能因为要准备考试而感到应接不暇,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把以下这些事项管理的井井有条为学生分忧:
创建一个电子表格记录所有需要的学校申请日期和考试的截止日期并且定期追踪来确保申请进度。
创建学生申请的时间表:什么时候访校,考试,写文书,什么时候问学校要推荐信和成绩单等等,确保所有文件提早或准时到达。
整理好学生所有需要的申请材料,比如在读证明,成绩单,文书等等。
并密切关注孩子的初中课业表现,同时也关注5-10所意向学校的入学要求。
这个环节,不仅能够建立孩子的自信和交流技巧,也能向学校展示学生的能力和兴趣。
无论孩子最后如何选择,或获得什么offer,作为父母都应该以真挚的新祝福,因为在大家参与申请的过程中,获得的更多!
01 帮助孩子尽早规划
02 帮助孩子找到“发光点”
03 安排孩子去参观学校
04 做好孩子的“执行秘书”
05 鼓励孩子主动与招生官联系